同为动画,成人应该选择Pixar的杰作《玩转极乐园》(CoCo),小朋友则必定拣当红的《小马宝莉大电影》。不知不觉间,宫崎骏风的动画,竟然变成《姆明大电影:冬日乐园》或《汤马仕大电影之冲出索多岛》的层次。也难怪2019年,宫崎骏又会推出新作。
撰文 : 方俊杰 |图片来源 : 电影海报、电影预告片、剧照
《玛莉与魔女之花》改篇英国小说 魔女题材缺乏新意?

问题是否来自宫崎骏风?《玛莉与魔女之花》改编自儿童小说《小扫帚》,讲述小女孩意外得到拥有神奇力量的花朵,她没有似国内佳丽们把自己的眼变大、胸变大、下巴变尖,反而把魔法力量交给小扫帚,于是渐渐被Dyson取代的家居用品,突然变成飞行工具。
小女孩就骑着飞天扫帚,去到魔法学校,踢爆校长和老师的阴谋。开宗明义以魔女为题材,参考师傅的前作《魔女宅急便》也无可厚非,但你不会觉得哈利波特抄宫崎骏,因为J.K. Rowling会改良会演变,米林宏昌却乐于倒模下去。可以美其名叫秉承传统,我只觉得他是缺乏开创新天新地的自信。你看《玛丽与魔女之花》的肥肥校长,跟《天空之城》的贼阿妈,根本是失散孖生姊妹,样貌一致也算了,连神态动静也毫无分别,就未免太轻易。



译名大陆化 难记又难读
画功或者可以模仿,创作力却难以传授。宫崎骏早期的出品,大部份故事自行设计,到后期,才开始改编英国作家的着作《哈尔移动城堡》。米林宏昌从一开始便由英国小说埋手,作为一位香港的观众,我只能理解是生不逢时。不说剧情质素,只谈电影吸引力,香港的中文译名渐渐走向大陆化,非直译不可,于是,出现了《借东西的小矮人亚莉亚蒂》和《回忆中的玛妮》这类又难记又难读的戏名。试想像,你跟你的小女儿说:「乖女呀乖女,不如去睇《借东西的小矮人亚莉亚蒂》咯?」小女儿大概只会即时昏睡。
吸引力跟《龙猫》、《飞天红猪侠》、《幽灵公主》相比,就似尖沙咀楼价与布吉楼价的距离。来到《玛丽与魔女之花》,情况也没有什幺分别。叫玛丽定叫苏珊,好重要咩?係!然后,你只可以责怪,把英文名硬译成中文名,总是有点似小学教材。怎也不似「千寻」或「波儿」般有型与可爱。
《哈尔移动城堡》也是改编自英国作家的着作。
《借东西的小矮人亚莉亚蒂》和《回忆中的玛妮》名字开始难记。
《千与千寻》和《崖上的波儿》等名字比较易记和有心思。
电影预告片